作為一名設計師,在公司里最常接觸的人,想必就是產品經理了吧。那么產品經理嘴里那些我們聽不懂,或者是聽了個半懂的“詞兒”到底什么意思呢?這里就來整理一些我所聽說過的,一度搞不清楚,現在明白過來的“專業術語”,一來做個行業知識普及,供大家交流,二來也給自己做個筆記,這也是我創建這個博客的初衷之一啦——學習筆記。如果文章中有寫的不對的地方;或者你知道其他產品經理的常用語,這里沒有的;又或者你對那些“詞兒”不太清楚想要了解一下的,可以直接回應我的點點網輕博客“童·話說”,我會在后面的更新中加上這些內容。
作為學習的過程,知識肯定是不斷積累的,一次性寫不完,只能每次寫一點,寫一點,不斷地更新。所以,如果你在其它平臺、或者是點點網的其它博客中看到了這篇文章的轉載,歡迎移步點點網輕博客“童·話說”(http://tonghuashuo.diandian.com/)來看原文的最新版,我會不定期的更新的,I Promise。
1)PD和PM的區別
PD(Product Director)是產品經理,PM(Project Manager)是項目經理,都是經理,但是干的活不一樣,這是一些初入職場的人經;煜膬蓚概念(其實我也曾經搞不清過)。
“互聯網產品經理通常是負責對現有互聯網產品進行管理及營銷的人員,也負責開發新產品!
——《結網》第二版,王堅
“項目經理負責對項目實行質量、安全、進度、成本管理,全面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在預算范圍內按時優質地領導項目小組完成全部項目工作內容,并使客戶滿意!
——摘抄自“百度百科”
簡單說來:產品經理負責產品的運營,項目經理負責產品的資源。兩者合作,從不同的方面為創建優質產品作者自己的貢獻。
產品經理不一定具備項目管理經驗,他考慮更多的是為什么要做和做成什么樣,對于如何把產品構思落地做好,很可能不是專家。項目經理是利用有限的資源在期限內把事情做成的專家,他只對項目負責。他負責項目的計劃、執行和驗收,并不對整款產品負責。
2)藍海與紅海
所謂藍海,指的是未知的市場空間,即尚未有人涉足,或是只有極少人涉足并且還沒有做出太大成績的市場。這樣的市場,如果成功進入,則會是一段絕佳的時期,因為這段時間內你處于絕對的壟斷地位,直到你的競爭對手趕上來。做好核心業務,做足差異化,能夠幫助你將你的藍海時段盡可能地延長,保證你的利益。
所謂紅海,指的是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通常紅海里的新人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出成就,除非你在某一方面比你的競爭對手優勢更大,或者你讓投資人和初期用戶看到了你巨大的發展潛力,又或者你在另一片紅海中有著極佳的口碑,現在跨界進入這個行業。
3)C2C
C2C有兩種意思,一種是Customer to customer,客戶對客戶的服務,通常以平臺的形式存在,有點像是中介或是公證人的角色,比如淘寶就是一個典型的C2C平臺。
還有一種意思,Copy to China,復制到中國,也就是一直被大眾稱為“抄襲”的行為。其實從專業的角度來說,除了專利、域名、用戶數據庫、設計元素、程序源代碼等受法律保護或是作為商業秘密由所有者自己保護的“私有資源”外,這個世界上存在很多公共的資源,由于使用公共資源而導致的所謂“雷同”現象其實只是不明真相的外行人的理解,一個產品不是說必須從頭到腳每一處都要是全新的發明或設計才能算作原創的,這種“重新發明輪子”的行為其實是不可取的。蘋果并不是第一個發明手機的,Windows也不是微軟發明的,Google沒有發明搜索引擎,Facebook也不是第一個提出社交網絡概念的,這些被譽為“真正在創新”的公司,其實并不是發明家,它們只是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將很多在當時還是公共資源的東西很好地整合到了一起。事實上,在這個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的世界上,能被“發明”的東西已經不多了,更多的是改進,把已有的東西做得更好。所以C2C并不可恥,前提是不能無腦地全盤復制。
4)進入壁壘
進入壁壘值得是進入某一市場的難度,這一高度取決于自身的技術、成本、對特定資源的占有情況,以及對手的發展程度。如果進入壁壘過高,比如想要做一個超越Google的搜索引擎,這件事在地球上沒幾個人能做到;如果進入壁壘過低,人人都可以做,那就意味著你的藍海時段會很短,可能難以獲得足夠支撐長期發展的用戶規模。
5)商業價值
商業價值指的是一款產品如何創造價值。俠義上來說,就是如何賺錢,廣義上來講,除了經濟上的價值,還有社會價值和其他形式的價值。例如不少開源組織,盡管他們自身并不盈利,僅依靠一些基金會維持自身的運作,但其創造了大量的社會價值。雖然這其中并沒有錢的味道,但這依然叫做“商業”價值。
6)產業
傳統的產業劃分是“農業 - 工業 - 服務業”,對應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但Alvin Toffler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了一個新的劃分方法,即“制造業(商品業) - 服務業 - 體驗業”
“如果你為物品和有形的東西收費,那么你從事的就是制造業(尚品業);如果你為自己開展的活動收費,那么你所從事的就是服務業;只有當你為消費者和你在一起的時間收費時,你才算進入了體驗業。
——《The Experience Economy》 Joseph Pine II & James H. Gilmore”
7)平臺產品
所謂平臺產品,就是能通過自身的資源優勢拉動其他產品的產品。平臺產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拉動能力,如果成功,往往是一家公司的基石。例如QQ、百度、Google、微軟等。
平臺產品最可怕的一點就是“后發先至”效應。有了平臺產品,一家公司可以等競爭對手的概念有了實驗結果之后再復制到自己的平臺上,利用自己的用戶群規模和觸達用戶的能力讓后發的產品迅速超越先發產品。一個新的概念要首先教育用戶,告訴大家自己能帶來什么好處,然后才會有用戶開始嘗試使用,缺乏平臺的公司在這個階段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平臺產品有現成的用戶,還能把要推廣的產品直接送到用戶面前。
8)現金牛產品
現金牛產品是指利潤率超高的產品,并且利潤占公司總利潤的很大比例,比如魔獸世界,一度占據九城90%的收入,曾經是九城最重要的現金牛。有一些平臺產品本身就是最大的現金牛產品,比如百度的搜索,既是平臺又是現金牛
9)融資過程
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如果要走融資路線,順利的話大致上會是這樣一個過程:
-
天使投資10萬美元,占股10%;
-
第一輪風險投資100萬美元,占股20%;
-
第二輪風險投資1000萬美元,占股30%;
-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開募股,也就是上市)融資1億美元。
【Tips】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的區別是,天使投資主要使用自己的個人資金進行投資,會在創業公司的啟動階段投入資金,而風險投資是專業的投資公司,它的資金更加充裕,通常不會考慮100萬美元以下的投資。
創業公司不斷融資的過程,本質上是它的業務發展太迅速而不斷缺錢的過程,它需要購買大量的服務器和帶寬,它需要更多的人才,它需要做更多的營銷。如果有錢進入,它就能快速的跑下去,一路跑到IPO,那么中間過程中所有的投資者都能獲得高額的回報。之所以天使投資和風投對每月20萬人民幣的盈利興趣不大,是因為他們看不到它上市的前景。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能夠通過錢而一路跑到IPO的,有些小型的公司,風投的資金,甚至天使投資,就已經足夠讓其運行良好,并且員工和老板的日子都過的非常滋潤了。這時候就不是非得繼續融資了。因為這時候并沒有一個特別缺錢的方向,一個只要錢砸進去用戶就能成幾何級數增長的方向。
10)PDD
PDD(Product Design Document)產品設計文檔,是伴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連接概念與執行的重要工具,它幫助產品團隊與研發團隊和高層領導達成共識,進而明確研發計劃并指導研發過程。
PPD主要包含三類圖紙:網站結構圖(Website Architecture Map)、網站藍圖(Wireframe或者Mockups)和網頁描述表(Page Description Diagram)。
網站結構圖通常會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現,用于描述整個網站的結構,確定網站的模塊劃分及網頁個數。有的地方也稱之為“站點地圖”。在繪制網站結構圖時,要注意MECE原則(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含義是“互相獨立,完全窮盡”,即要求分類清晰,降低理解門檻,不重復,不缺漏?梢允褂肕indManager、Omnigraffle、XMind等來做。